在這個 AI 科技迅速演進的時代,Elastic 交出了一份成績單,就讓我們一同深入剖析 Elastic Q2 2025 財政年度財報分析經營成果,看看它如何在生成式 AI 的浪潮中乘風破浪。
關鍵財務數據 Elastic Q2 2025 財年財報分析
- 營收: 3.65 億美元,年增長 18%
- Elastic 雲端營收: 1.69 億美元,年增長 25% (佔總營收 46%)
- 非公認會計準則營運利潤率: 18%
- 調整後自由現金流: 3,800 萬美元 (利潤率 10%)

由於生成式 AI 業務發展勢頭強勁,Elastic Vector 資料庫需求強勁,客戶越來越多地採用 Elastic 來構建語義搜索和檢索增強生成 (RAG) 應用程式,客戶群持續擴大,年度合約價值 (ACV) 超過 10 萬美元的客戶數量超過 1,420 家(第一季度為 1,370 家),淨擴展率約為 112%,推出多項新 AI 功能,包括顯著提升 Elastic Vector 資料庫效能的功能,例如 BBQ (Better Binary Quantization),可提供比儲存和搜尋全精度向量低 32 倍的記憶體佔用空間。
生成式 AI 發展突飛猛進
第二季中,由於越來越多的客戶採用 Elastic 來打造語義搜索 (Semantic Search) 以及檢索增強生成 (Retrieval Augmented Generation, RAG) 的應用,我們的向量資料庫 (Vector Database) 需求十分熱絡。 — Elastic CEO Ashutosh Kulkarni
- 超過 1,550 家企業選擇在 Elastic Cloud 上打造AI應用
- 其中 240 多家是重量級大戶客戶
- 與各大科技龍頭結盟,串起產業生態系

因生成式 AI 蓬勃, Elastic 業務增長最快的部分就是客戶對 Vector 資料庫的需求強勁,Elastic 致力於成為檢索增強生成 (RAG) 平台的首選,並提供圍繞 Vector 資料庫的其他功能,第二季度生成式 AI 相關的客戶承諾金額幾乎比第一季度翻了一番,表明市場對 Elastic 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的興趣濃厚。
Elastic 的策略是要成為檢索增強生成的執行環境平台 (Runtime Platform),服務所有正在開發生成式 AI 應用的開發者。目前,許多開發者會先從實作語義搜索開始,運用混合搜索 (Hybrid Search) 等技術,為其應用場景找出最相關且精確的資料,藉此提升搜尋品質,接著客戶會進一步開發聊天機器人 (Chatbot) 和生成式應用,讓整個過程自動化,而Elastic 的目標,就是要成為支撐這些應用的基礎平台,並非採取垂直產業 (Vertical-by-vertical) 的策略,而是選擇平台化 (Platform Approach) 的方向。
結論:Elastic 乘風破浪續寫新章
上一季 Elastic 調降 2025 財年營收預測 (Revenue Guidance)且客戶數量不如預期,Elastic 股價在盤後交易中暴跌近 25%

Elastic 策略相當直接:銷售團隊會先從語義搜索的話題切入,簡單地詢問客戶對向量資料庫的看法,以及目前使用的解決方案。這樣的對話自然而然就會延伸到語義搜索、混合搜索,或是檢索增強生成等各種商機,這類應用過去大多著重於內部使用 (Internally-focused Applications)。但現在,隨著使用者對這項技術更加熟悉且有信心,發現內部應用與外部應用 (External Applications) 開始逐漸融合。
—
名詞解釋:
- Elasticsearch 是 Elastic 的核心搜尋引擎,也是其產品組合的基礎。
- Elastic Cloud 是 Elastic 的雲端服務,提供 Elasticsearch 和 Kibana 的託管版本。
- 向量資料庫一種專門用於儲存和查詢向量嵌入的資料庫,常用於生成式 AI 應用程式。
- 檢索增強生成 (RAG) 一種結合資訊檢索和生成式 AI 的技術,用於生成更準確和相關的內容。
- SIEM (Security Information and Event Management)安全資訊和事件管理系統,用於收集、分析和管理安全事件資料。
- ACV (Annual Contract Value) 年度合約價值一個客戶在一年內為特定服務或產品支付的總金額。
- RPO ( 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 )剩餘履約義務指的是公司在未來期間內預計將從客戶合約中獲得的收入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