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 Lab 能否在商業太空競爭中與 SpaceX 脫穎而出?
Rocket Lab 能否在商業太空競爭中與 SpaceX 脫穎而出?

Rocket Lab 能否在商業太空競爭中與 SpaceX 脫穎而出?

Rocket Lab 於 2006 年在紐西蘭創立,到了 2013 年左右,公司將總部遷至美國加利福尼亞州,2021 年 3 月,公司宣布了一項重大計劃:準備在 2021 年第二季度通過首次公開募股 (Initial Public Offering, IPO) 的方式進入資本市場,Rocket Lab 的估值達到 41 億美元,同時將為公司注入 7.9 億美元的營運資金。這筆資金主要用於開發一款名為 Neutron 的新型火箭,這是一款中型兩級軌道運載火箭 (two-stage-to-orbit launch vehicle),專門針對大型衛星星座 (mega-constellation) 的部署市場設計。

我對 Rocket Lab 的表現印象相當深刻,他們正在穩步向前邁進,而且他們即將實現火箭可重複使用性 (reusability),這是一個重要的突破,這是根本所在。 — SpaceX CEO Elon Musk



Rocket Lab 主要產品與技術

Electron 火箭長 18 公尺,直徑最大 1.2 公尺,是一款專為小型衛星設計的軌道運載火箭,具有可靠、頻繁發射、以及軌道部署靈活性等特點。它適合部署重量不超過 300 公斤的小型衛星,並能執行各種低地球軌道任務,設計目標是將高達 200 公斤的酬載送入 500 公里高度的圓形太陽同步軌道 (SSO),但也支援其他各種酬載和軌道需求,可以從美國維吉尼亞州和紐西蘭馬希亞的兩個發射場將衛星部署到 38 到 120 度的軌道傾角,藉由創新的 Kick Stage,可以進行平面變軌、軌道提升和交錯部署,讓客戶的衛星能部署到精確的個別軌道,即使是以共乘發射的方式也是如此。


Rocket Lab Electron VS. SpaceX Falcon 9

2024 年到目前 11 月為止,Rocket Lab Electron 已經完成了 12 次太空任務 (missions),並且這個數字還在增加中。這創下了 Electron 火箭的年度發射紀錄 (annual launch record),在全球範圍內,只有兩款火箭的發射次數超過了 Electron:一個是 SpaceX 的獵鷹九號 (Falcon 9) 火箭,另一個是中國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這個成就使得 Electron 躋身為當今全球最具影響力的火箭之一。


Neutron 火箭的發射頻率 (launch cadence),具體來說計劃在 2025 年進行一次測試飛行 (test flight),接著逐年提升到三次、五次,最終達到七次甚至更多,這個擴展速率 (scaling rate) 與先前在 Electron 火箭項目上的經驗完全一致。


Rocket Lab 發射場區 (launch complexes)

透過分布在兩個發射場區 (launch complexes) 的三座發射平台 (launch pads),Rocket Lab 的年發射能力可達 130 次以上,這些發射平台分別位於地球兩側,並始終保持隨時可發射的狀態,使 Rocket Lab 能夠提供無可匹敵的靈活性,實現快速響應式發射 (responsive launch),從而支援具有韌性的太空基礎設施 (resilient space architecture),這一優勢為小型衛星 (small satellites) 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太空進入保障。


總體表現 Rocket Lab Q3 2024 財報分析

截至 2024 年第三季度末,Rocket Lab 的現金、現金等價物 (cash equivalents)、受限制現金以及可售證券 (marketable securities) 的期末餘額達到了 5.08 億美元。我們在第三季度結束時保持了強勁的財務狀況,這使我們能夠推進兩個方向的發展:

  • 實施內部自然成長 (organic expansion) 計劃
  • 尋求外部併購 (inorganic options) 機會

這些策略將幫助 Rocket Lab 進一步實現供應鏈的垂直整合 (vertical integration),增強關鍵業務能力,並擴大可服務市場 (addressable market) 規模,在經調整後的息稅折舊攤銷前利潤 (Adjusted EBITDA) 方面,2024 年第三季度的虧損為 3,090 萬美元,相較第二季度的 2,120 萬美元虧損有所擴大


我對於 Rocket Lab 的看法

SpaceX 獵鷹九號這樣的大型火箭,SpaceX 的 Transporter 共乘任務 (rideshare missions) 提供了極具競爭力的價格,約為每公斤 6,000 美元左右,遠低於於現在的 Rocket Lab,但小型火箭市場是一個利基市場 (niche market),雖然規模雖然比較小但也在成長中,如果 SpaceX 是中大型運輸交通工具,那 Rocket Lab 就是 Uber、Grab 等小型運輸工具


Comments

No comments yet. Why don’t you start the discussi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